
中国保险理赔服务数字化发展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保险系与中国保险研究所课题组
[摘 要]保险理赔是保险基本职能的直接体现,理赔是否顺畅与客户体验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数字化手段融入保险理赔工作,保险理赔效率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不断升级。未来,在线化、智能化、前置化将成为保险理赔的发展趋势。保险机构应进一步开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打造更为便捷化、人性化的理赔服务;加深与政府和医疗行业的合作;开发适配于保险行业理赔的算法和模型。在发展数字化理赔的同时,保险机构应运用多方安全计算平台等技术为数据资产的流转、存储提供可信环境,并在数据共享与算法应用中消除风险担忧,助力数字化理赔平稳落地。
[关键词]保险理赔;数字化理赔;数据资产
巨灾模型发展与巨灾风险保障体系建设
杜越、潘炎希、马腾飞、卢大伟、冯键
[摘 要]巨灾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巨灾风险管理数字化基础设施,用于理解与评估巨灾潜在的风险与损失,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损失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为制定巨灾保险政策和制度、风险管理提供策略和科学依据。本文在综述我国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现状和巨灾模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论述了巨灾模型的理论和构建方法,并详细阐述其在政府端、保险端和产业端的应用。巨灾模型可有力服务政府灾害风险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赋能保险行业风险量化和减量管理,推进巨灾风险管理与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支撑巨灾风险保障体系建设。未来,巨灾模型将不断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融合,深度定制应用场景,为构建多层次的巨灾风险保障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巨灾;保险;巨灾风险;巨灾保险;巨灾模型
农业保险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思考——以太保产险实践为例
陶蕾、李俊
[摘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保险行业应不断探索服务“双碳”经济的新路径,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及服务则是重要的着力点。农业是绿色保险创新实践至关重要的领域,农业保险可围绕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产业链绿色转型、农民增收和乡村建设进行绿色保险创新。本文结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在“三农”领域的绿色创新实践案例,探讨保险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关系的服务路径。
[关键词]绿色保险;农业保险;农业强国;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保险+期货”发展研究报告(2023)
李正强、赵亮
[摘 要]“保险+期货”是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诉求日益提升,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逐渐完善等背景下产生的,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及参与主体的广泛关注。实践表明,该模式是国内农业保险产品设计及农业市场风险管理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是国内期货市场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体现,更是我国保险市场服务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防控的重大突破。多年来,不少学者对该模式的意义、作用和机理等做了一些研究探索,但很难获得一手资料数据。作为首倡“保险+期货”的亲身经历者,笔者组织协调相关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和期货经营机构,获得了八年来“保险+期货”共约1400个项目(政府项目和交易所项目)的一手资料、数据,并组织召开多场研讨会,全面梳理总结了该模式的发展历程、成效、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研究提出优化该模式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经验。
[关键词]农业;保险;期货
日本2018年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的编制过程及对我国的借鉴
孙佳美
[摘 要]生命表编制是寿险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国已经掌握了自主编制生命表的技术,目前正在进行中国人寿保险业第四套经验生命表的编制工作。新生命表编制不仅要求掌握各种死亡率修匀和预测的相关技术,还要结合实际的人口死亡数据、近年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以往生命表死亡率的结果,综合确定新生命表的死亡率。本文详细解析了日本2018年标准死亡率表SMT2018(寿险)的编制过程,包括观察数据的选取,再到低龄和高龄死亡率的修正,然后进行死亡率改善调整,最后进行三次修匀的全过程。最后,本文结合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CL2010-2013)的编制过程,对中日寿险业经验生命表编制过程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日本寿险业经验生命表编制的方法,就高龄外推的方法选择及外推开始的年龄、极限年龄的选取和最终死亡率的确定问题对中国生命表的编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为我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的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死亡改善;死力;移动加权平均修匀;Gompertz-Makeham模型
侵权责任赔偿中“深口袋”现象及对保险行业实操的启示
陈静陶
[摘 要]“深口袋”是海外侵权和合同诉讼过程中对于赔偿分配的一种理论和判决实践,其判决思路倾向于让更有资源的主体来承担涉案的赔偿。这种不同于常规判决基于责任比例的赔偿分配模式,给企业的风险管理及其责任风险的承保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企业全球化布局推进的加速,海外的法律环境和国内法律环境的巨大差异成为本土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风险管理的关键部分。特别是在目前国际局势动荡、大国博弈加剧的大环境下,更需要深入了解海外的差异实践,降低企业和保险行业面临的整体风险。本文介绍了“深口袋”的起源及发展,并从海外诉讼领域中的“深口袋”现象入手,通过典型的实际案例,分析责任类风险在海外各个国家不同法律环境下的不同诉讼形态及潜在的风险敞口,为保险人和企业进一步理解海外法律风险提供一个窗口,同时为风险转嫁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为企业和保险人在诉讼中的抗辩提供了基于不同法律关系的不同思路。
[关键词]深口袋;保险;风险管理及转嫁
构成保险诈骗罪的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的思考——王某涉嫌保险诈骗案分析
魏震
[摘 要]保险诈骗罪是随着现代保险制度建立及保险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犯罪。司法实践中,目前关于该罪的定性仍然存在争议。本文以一起实际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引发的争议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保险诈骗罪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犯罪形态等认定问题进行研究,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保险诈骗罪;非法占有的目的;保险事故;犯罪阶段
加拿大“枫叶8”机构的资产管理特点及动态
杜邢晔、张平、王梦新
[摘 要]本文梳理了加拿大代表性的“枫叶8”机构的资产管理特点和动态。8家机构的总资产规模相当于2022年加拿大GDP的76%,十年年化投资收益率均为7%~10%,这些机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创造了今天的加拿大模式。多数机构由政府发起,但是日常运作保持相对独立,与政府及工会和雇主保持一定距离,主要通过立法框架来进行监督管理。各机构有不同使命,从而日常运作管理安排有差异。“枫叶8”机构多元配置大类资产,特别是高配另类资产和股票类资产,且境外配置在总组合中占比均为57%~86%。近一年,多家机构的收益率均低于十年年化收益率;主要受通胀上升、政策利率上行、股债双跌的市场影响,另类资产中的基础设施、大宗商品,以及加拿大元贬值则对总组合有正贡献。“枫叶8”机构普遍采取的基于基准对投资业绩的考核,以及基于4~7年的较长期的投资组合业绩的考核,体现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机构以及养老基金作为长期投资者的投资导向。
[关键词]加拿大养老基金;资产管理;资产配置;投资基准;薪酬激励机制
拉美“公司制”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及其数字化转型研究
田青
[摘 要]拉美“公司制”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模式是拉美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产物,其运营方式独树一帜。“公司制”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主体是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其营运收入主要来源为佣金,营运成本主要为人事支出,机构运作以吸纳的参保人员为中心展开。进入数字化时代,为更好地服务参保人员,维系市场占有率,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既包括经办软硬件系统的嵌入升级,也包括公司人员的数字化素养提升。虽然“公司制”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模式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征,但因养老金的重要保险属性,政府成立了养老基金监管机构对其运营状况实施严格监管和管制。整体而言,这一模式体现了“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保障了养老金经办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回应了人们对养老金的关切诉求,对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经办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司制”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养老基金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