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差损下欧洲保险公司应对策略研究——基于对安联集团、安盛保险财务报表的分析

 

邱晓华、李衡、徐灼

 

[摘 要]利差损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我国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主要来自人身险负债成本相对较高且具有刚性、与无风险收益率长期倒挂。欧洲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负利率市场环境,欧洲头部保险机构如何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匹配成本收益的经验值得借鉴。安联集团和安盛保险应对利差损风险的共性特征包括优化负债结构、投资区域分散化、信用下沉和衍生工具对冲。为有效应对利差损风险,我国保险机构可以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学习借鉴欧洲同行经验。

[关键词]利差损风险;国际经验;保险机构;欧洲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保险创新探析

 

朱云尧、陈毓、谢远涛

 

[摘 要]自动驾驶汽车的构造、风险点与传统燃油车差异明显,其投保需求、保险费用、费率厘定涉及因素等同传统汽车也存在差异,保险责任和使用场景更复杂,当前汽车保险的条款和费率设计无法满足电动汽车消费者需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汽车保险模式发展历程,在分析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特点、风险点与费率厘定以及理赔流程的基础上,逐步设计适合中国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保险制度。本文认为,为自动驾驶汽车保险合理定价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不仅要加强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自动驾驶汽车风险管理的顶层设计,还要加快适合中国国情的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的保险制度落地,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汽车保险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自动驾驶汽车;保险制度;车险;精算;创新

 

 

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反欺诈探索与启示——以美国进出口银行为例

 

周平

 

[摘 要]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欺诈问题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且代价高昂。近年来,欺诈行为虽然往往以难以察觉的小规模形式出现,但累积影响不容忽视,且在经济低迷时期呈现出较高的发生率和更为巧妙的手法。为应对该领域独特的欺诈风险挑战,借鉴行业最佳实践并持续优化反欺诈风险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以美国进出口银行为典型案例,探讨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反欺诈领域的经验、挑战与启示,旨在为相关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更好地应对不断演变的欺诈风险,实现其核心政策目标。

[关键词]反欺诈;官方出口信用保险;美国进出口银行

 

 

监管引领平台保险中介合规稳健经营 助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逯剑

 

[摘 要]近年来,平台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推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自2016年开始,京东集团、滴滴出行、字节跳动等平台企业相继在保险中介领域布局,目前北京辖内共有7家平台保险中介机构。平台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常态化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坚持“监管为民”理念,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平台保险中介机构监管治理机制,引导平台保险中介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更加自觉地履行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真正实现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平台经济;保险中介;新业态;保险监管

 

 

人身保险业“代理退保”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以M省为例

 

杜娟、杨璐、张天龙

 

[摘 要]本文介绍了“代理退保”黑产的定义、特征及危害,梳理了近3年来全国及M省范围内“代理退保”黑产的现状及变化等基本情况。根据M省人身险市场近3年“代理退保”黑产的月度实践序列数据,笔者对M省人身险业“代理退保”黑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研究发现,“代理退保”信访举报案件数量已过峰值,但活动方式更加隐蔽多元,活动范围从中心城市向偏远地市蔓延。结合理论研究及监管的实践经验,本文对M省人身险市场“代理退保”黑产高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治“代理退保”黑产的对策建议,以期从多角度、多层次形成打击“代理退保”黑产的巨大合力,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关键词]人身保险;代理退保;对策研究

 

 

《通胀削减法案》对美国医保与药品市场的影响

 

余安琪、雷晨瑞

 

[摘 要]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通过一系列改革,使负责药品商业化的美国大型药企、保险公司、药品福利管理组织(Pharmacy Benefit Manager,PBM)的垂直整合体在收入方面受到较大冲击。相比之下,高度区域垄断的保险公司和PBM的垂直整合体更有可能在博弈中获胜。《通胀削减法案》将主要通过首次赋予联邦政府与药企谈判原研药价的权利,确定保费与药价涨幅上限,以及重构主要支付计划的负担规则等突破性措施对美国医药市场各参与主体产生深刻影响。美国大型药企与保险公司和PBM的垂直整合体在占医保计划支出接近一半的高价药领域的收入将受到巨大冲击,而患者和财政则相对减负。保险公司和PBM的垂直整合体高度区域垄断带来的议价权有望在改革落地的时期内帮助其将自身所受的大部分收入冲击转嫁给相对弱势的药企,从而深层次改变美国药企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及其自身研发、并购及商业化的整体决策逻辑。这项改革给投资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尽管联邦财政是美国卫生费用最大的支付方,卫生费用占联邦财政预算的比重也持续提升,可是药费开支占比仅一成左右,是以此项控费改革无论如何深化,对其财政影响微乎其微。虽然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涉及医疗领域利益重新分配方面的重大改革最终效果大多数不及预期,但是中美“脱钩”带来的巨大通胀压力和财政困境,可能是推动本轮改革进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通胀削减法案》;美国医保;药品价格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高健、李玲

 

[摘 要]市级统筹单位的碎片化带来了医疗保险互济性、公平性和便携性问题,在医疗保险可持续和共同富裕的要求下,推动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是必经之路。然而,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改革不仅涉及医保部门,还涉及各级政府、医药机构、参保者的利益。在防范医保基金风险的前提下,现阶段医保省级统筹应优先推动各市级间政策统一,在省级统筹模式选择时仍应保留地方医保的属地管理职责,暂不具备完全打破医疗服务区域壁垒的条件。在少数地区探索实施的省级统筹中,调剂金模式可能由于互济性不足以及侧重事后调剂等问题导致调剂效率较低;统收统支模式可能由于医保缴费收入不足以及市级扩大基金预算等问题导致省级统筹单位基金失衡;无论何种省级统筹模式,地方财政均承担基金缺口兜底责任,导致医保和财政的责任边界不清晰。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调剂金、统收统支模式以防范基金收支失衡风险,并积极探索“以支定收”划清财政责任边界。

[关键词]医疗保险;省级统筹;调剂金;统收统支

 

 

加拿大公共养老金负债端管理研究

 

杜邢晔

 

[摘 要]加拿大养老制度包括三个支柱,三个支柱互为补充。第一支柱为现收现付的老年保障金计划(OAS),第二支柱为雇员和雇主共同缴费的“加拿大/魁北克养老金计划”(CPP/QPP),第一、第二支柱合称公共养老金。第三支柱为全额积累的补充退休收入计划。本文研究第一支柱以及第二支柱CPP部分的负债端管理。第一支柱在2019年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的95.5%,将收入低于最低收入标准的老年人比例降到4%以下。第二支柱的CPP缴款人数覆盖工作年龄人口的64%,养老金领取人数占退休年龄人口的85%。第二支柱的补充CPP和补充QPP的实施使老年初始退休收入提高,从而降低了第一支柱OAS的支出压力,而OAS全部来自一般税收收入。因此,第二支柱的发展减轻了财政支出压力。同时,加拿大养老基金管理部门和精算机构对养老计划进行定期的精算测算,及时调整计划参数,以提高基金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加拿大公共养老金;精算测算;养老金给付;资金来源;养老金计划调整

 

 

养老金产品评价和企业年金指数

 

闫化海

 

[摘 要]在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实际中,缺少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的养老金业绩基准和养老金产品评价体系。济安金信根据不同养老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按照法定养老金投资比例要求,创建了六种不同风格的中国企业年金指数,截至2023年9月底,企业年金指数运行12年多的几何年化收益率为4.75%~6.31%,非常契合养老金投资收益预期,可作为我国养老金长期投资的业绩基准。济安金信基于公开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构建了一套养老金产品及管理人评价体系,对养老金产品和管理人进行公开评级和披露,评级结果有助于推动养老金产品市场高质量、可持续长期发展。

[关键词]养老金产品;评价;业绩基准;企业年金指数

 

 

上一篇:2023年第9辑目录

下一篇:2023年第11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