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聚焦

 

提升我国保险公司治理能力的思考——标准引领与监管推动的视角

郝臣

 

    摘要:作为我国保险三大监管支柱之一的保险公司治理,其发展先后经历了完全行政型治理、治理理念导入、治理主体股改与上市、治理全面开展、治理深化发展五个阶段。提高治理有效性是我国保险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本文首先构建了我国保险公司治理体系框架;其次,分析了我国保险公司治理实践的动力机制,提出了“标准引领+监管推动”的双轮驱动理念;再次,为了全面提升保险公司治理能力,在梳理已有的公司治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基础上,设计了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一百条标准;最后,给出了监管层面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在新时代提升我国保险公司治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保险公司治理;治理有效性;治理标准;外部监管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有效实施研究——基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框架

杨文明  陈功

 

    摘要:本文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发展问题分析为基础,得出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治理是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重要部分的核心观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关键要从其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中的作用定位出发,突破政府部门的立场局限并进行适应其功能定位的产品创新。从政府与保险机构两个层面提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有效实施的相关改革创新路径,即政府应完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保障体系的整体规划并制定相应支持政策,为其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险机构应着重于产品创新和产品体系完善,提供满足政府与企业需求的产品,充分实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经济保障、社会管理、风险管理功能,着力于市场开发、风险管理服务、风险管理基础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保险定价、保险方案、风险管理方案的制订实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产品创新

 

 

巨灾债券发行定价的原理与实践

李立松

 

    摘要:本文从价格构成、定价逻辑、测算方法和交易安排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巨灾债券的定价原理和定价方法,证明了巨灾债券定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仅有对风险的量化测算,也有投资者主观偏好;不仅涉及对灾害和损失的分析,也涉及对市场和外部因素的判断。同时,本文以国内第一只巨灾债券海外发行为例,分析并提出应该从加强巨灾风险的分析和管理能力、研究产品设计和发行的市场规律,以及与资本市场有效互动等方面积极实践,推动我国巨灾证券化产品创新。

    关键词:巨灾债券;风险证券化;巨灾模型

 

 

◆ 保险市场

 

中国保险业的监管科技应用研究

万鹏  贾立文

 

    摘要:保险科技的发展对监管机构提出了使用监管科技的要求,从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层面以及科技企业维度来看,使用监管科技都势在必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等监管机构需要借助人工智能解决监管不足问题、使用区块链解决国内监管协调问题、通过大数据解决监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通过进一步控制系统性风险、设计保险监管沙盒机制,以及加强国际监管协调,提升自身的综合监管能力。保险企业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提升客户体验、使用区块链加强数据安全、利用大数据挖掘客户需求、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设立专属科技团队、降低合规成本。长期来看,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和科技公司、保险机构相互合作,使技术创新与监管创新相结合,实现监管技术化、市场化、全面化。

    关键词:保险业;监管科技;保险科技;人工智能

 

 

创新、竞争和隐私视角的大数据与保险

赵强  张晓旭

 

    摘要: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数据在保险业的角色。各种在线数据的获取,使保险公司能更好地了解客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多的数据有助于解决保险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保险业的经营效率。但数据的过度使用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如何寻找效率提升和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需要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以及保单持有者进行价值判断。

    关键词:创新;竞争;隐私;大数据

 

 

我国寿险业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刘小书  沈璜

 

    摘要:流动性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无法量化等特点,是金融机构最致命的风险。因此,如何降低寿险业流动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减轻流动性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微观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紧急救助、宏观审慎性监管三个角度,对寿险业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通过微观上的风险管控、紧急时刻的救助以及宏观上的管理举措,搭建了寿险业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从而推动寿险业流动性风险管理。

    关键词:寿险业;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 域外保险

 

美国经验对我国构建商业养老体系的启示

吴杰

 

    摘要:2018年4月2日,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优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但目前众多政策细节尚未确定,需要后续的政策文件进行进一步明确。美国作为世界上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有诸多有益的发展经验可为我国提供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及其运行模式,分析了美国税优政策是如何对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产生影响的,进而探讨了美国养老金的资产配置特点,并为我国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金;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国际借鉴

 

 

◆ 保险法律

 

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未如实告知的边界厘定

林刚

 

    摘要:重大过失未如实告知与一般过失未如实告知的边界厘定,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实务操作上均是一个难题,本文就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在保险领域的表现形式、内涵、特征及两者的差别与界限,在识别与判断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的基本原则及衡量标准上作了尝试性的阐述。识别、判断是否是重大过失遵循主客观二元归责原则,解决了重大过失的识别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一般过失的识别问题。

    关键词:重大过失;一般过失;未如实告知;客观标准;识别

上一篇:2018年第6期目录

下一篇:2018年第8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