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的若干思考:基于国际经验的借鉴

 

朱铭来、李金彤

 

[摘 要]本文归纳总结国际上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金税收优惠制度模式设计和优惠力度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发现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能够提高消费者对养老金的购买意愿,扩大养老金基金规模,壮大养老金市场,从而有效减轻政府养老财政压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本系统回顾了我国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发展面临的立法空缺、优惠力度小和政策单一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立法统筹、增加税收抵免比例、促进“三支柱”协调发展和加强监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金;税收优惠;国际经验

 

 

广东省第三支柱养老金融发展的调研报告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调研组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为推动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业务试点在广东省更好开展,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网上征求意见、调研座谈、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从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市场基础、服务基础四个方面对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业务更好服务广东省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和探索,发现存在现有养老金制度负担过重、个人投资养老意识不足、金融机构供给服务能力不足、个人养老金运行机制仍需健全等问题,结合国际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经验和实践,提出通过完善省级支持体系、拓宽养老金融发展空间、释放居民养老金融需求、优化养老金融供给、促进养老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发展、强化养老金融风险评估和监管等针对性建议,旨在推动广东省第三支柱养老金融规范、可持续发展,为完善全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提供“广东智慧”。

[关键词]第三支柱;养老金融;服务广东;有效途径

 

 

日本寿险行业发展史对我国的启示

 

白雪石、郭亮、孙恺健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变迁,使日本家庭的保险需求经历了从死亡风险、长寿风险到健康医疗支出的结构转变,保险公司产品端的结构也因之而变。泡沫经济破灭后,寿险公司在负债端和资产端同时调整,走出利差损危机,避免了交叉持股的风险传染。从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看,充足的偿付能力、审慎灵活的资产配置和对经营环境结构转变的敏感,是低利率环境下决定日本保险公司成败的关键。我国的寿险消费仍将在长期维持中高速增长,短期内的通胀预期下行进一步加大了寿险公司配置压力。寿险公司应将中等收入人群的医疗健康需求作为重点,积极压降负债成本,通过分析研判配置调整时点、扩大境外投资等手段拉长配置纵深。

[关键词]日本寿险行业;医疗健康险;超长国债;资产配置

 

 

新冠疫情后全球主要寿险市场发展观察

 

李芳、钟潇、李甲鹏、尚玉婷

 

[摘 要]本文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寿险市场、亚洲寿险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寿险发展情况,通过回溯疫情前后主要指标发现:疫情对全球寿险业有显性和潜在影响,直接显性影响是面对面销售受阻,业务骤降,但这一冲击是短期的。潜在影响是通过冲击全球经济、资本市场,带来利率的快速演化、居民投资偏好边际改变,进而作用于行业盈利、产品、渠道、科技运用等方面,这种影响更持续、更具趋势性。具体而言,利率走低的国家,表现为储蓄险消费增加,保障型产品增长动能不足;利率走高的国家,固定回报寿险产品退保激增;寿险渠道愈加多元化,保险科技发展活跃。

[关键词]疫情;寿险业务;ROE;产品;渠道

 

 

当前保险公司董事会的几个问题思考

 

李玉泉、王德明

 

[摘 要]董事会是保险公司治理“三会一层”的重要部分。健全有效、运作规范的董事会,对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及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但是,在保险公司治理实践中,出现了以大股东为中心的保险公司治理模式,董事会职能被虚化。本文介绍了保险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和董事任职资格,强调了以董事会为中心的保险公司治理模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监管规定要求,以及保险公司经营特点,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运作机制、明确董事会在保险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加强董事长及总经理任职资格中保险从业经历要求、规范董事长的职权及行使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董事会;保险公司治理;股东会

 

 

基于贡献度的内部审计人员1+N积分制体系构想

 

任泽华

 

[摘 要]内审人员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价值发挥的核心要素,从贡献度出发评价内审人员能力有利于促进和调动内审人员工作主观能动性,提升审计水平。为此,本文以审计项目为核心,在介绍贡献因素选取原则的基础上,从审计项目贡献、报告贡献、质量贡献等七个方面搭建了内审人员贡献积分体系。同时,为了保障这一体系的运行效果,本文从内审人员能力建设培养、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审计组组合方式、审计项目作业模式等方面提出主要举措和机制保障建议。

[关键词]贡献;积分制;职业能力;审计质量;审计成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保险演进及应对策略

 

伍振志、孙超、何胜兵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大量快速建设为相应工程保险业务带来机遇。同时,项目风险及保险市场不良演化为保险业务的良性开展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变化、承保条件放宽、品质劣化等工程保险相关演进情况,探讨了核保技术体系的适应性问题;基于行业痛点,提出了在核保定价体系、风险减量管理等方面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工程保险业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保险;市场演化;应对策略

 

 

按图作业:种植业保险精准承保和理赔的新范式

 

吴学明、雷燕飞、何小伟

 

[摘 要]精准承保和精准理赔是保险经营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我国种植业保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痛点。保险行业迫切需要实施种植业保险按图作业的新范式,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全域信息化和数智化转型,实现精准承保和精准理赔。本文分析了种植业保险获取精准数据的条件、内容和共识,探讨了开展按图作业新范式的内涵、痛点、条件和路径,就推动种植业开展按图作业新范式提出如下建议: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市场运作、多方协同推进实现农业保险数智化转型,提升服务水平吸引农户自主自愿参与。

[关键词]种植业保险;精准数据;按图作业;精准承保;精准理赔

 

 

论危险增加通知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以私家车改网约车为例

 

施佳妮、彭乾芳

 

[摘 要]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十二条危险增加通知规则的适用前提、适用条件、适用的法律后果三个角度,分析在投保人私自将私家车改为网约车使用时,被保险人履行危险显著增加的通知义务和保险公司拒赔等问题。本文发现,大部分司法判例的结论为:危险增加通知义务为法定义务,危险显著增加的认定标准表现为重要性、持续性和不可预见性三个方面,危险显著增加与事故发生之间应当具有近因关系,据此,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危险显著增加;通知义务;司法实践;网约车

 

 

海上进口货运险追偿与管辖权和禁诉令的实践与思考

 

李军

 

[摘 要]海上进口货运险追偿是保险人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承保求偿控制风险和创造效益的重要手段。国际上禁诉令虽然是用来防止平行诉讼的有力武器,但该制度存疑。同时,管辖权的博弈愈演愈烈,禁诉令逐渐成为一国法院扩张其管辖权的手段。因此,我国企业涉及的跨国货运险业务的诉讼纠纷受到了他国法院签发的禁诉令的干扰。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的需要,通过探析禁诉令的适用以及域外禁诉令对境内企业的影响,在实践和完善中严格依照中国实体法和程序法规定,在不违背国际私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当事人的正当诉讼请求作出正确应对,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以保险公司的角度,针对英国法院禁诉令强制令的发布,对C海运公司货运险理赔的成功追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期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禁诉令;海上进口货运险追偿;管辖权

 

 

2024年第二季度养老金融产品市场数据

 

闫化海

 

 

上一篇:2024年第6辑目录

下一篇:2024年第8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