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式惠民保是医疗保险第二支柱

 

杨燕绥、秦晨、于淼、胡乃军、衡量

 

[摘 要]相互保险是法定基本医疗保险以外健康保险市场的主流,在很多国家成为医疗保险第二支柱。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揭示相互保险与健康管理和惠民产品在价值取向上的耦合关系和社会治理优势,总结国内外相互保险合格计划的成功案例,讨论我国惠民保的出路和中国医疗保险第二支柱建设的基本问题,建议制定补充医疗保险的顶层设计、法律法规和建设多部门联合监督机制,规范相互保险和建设软法制度与法治环境,建设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信息系统和运行平台。

[关键词]相互保险;惠民保;第二支柱;合格计划

 

 

加拿大商业医疗保险对我国的启示

 

何剑钢、冯鹏程

 

[摘 要]加拿大的全民医保体系覆盖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商业医疗险在门诊药物、牙科、眼科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详细分析了加拿大商业医疗保险的产品形态和运作模式,包括团体医疗保险和个人医疗保险的差异、主要保障责任、保费构成及管理服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优化商业保险与个人支付比例、针对社保范围外的需求、构建高效的商保支付体系、鼓励企业提供团体医疗保险等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医疗保险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加拿大医疗保险体系;商业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产品形态; 医疗保险运作模式

 

 

养老金融研究之(一)——养老金金融与养老服务金融

 

秦冕、马瑛、王珊、李明强

 

[摘 要]长寿时代来临,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是寿险业的重大历史使命。本研究参考养老金融50人论坛对养老金融的分类,从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个维度,分析养老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养老金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方面,三支柱制度化养老金体系对长寿时代的应对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个人和家庭需要为养老筹资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中具备较强纪律性的商业年金险是重要的养老筹资工具,是养老服务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养老金三支柱;商业年金险

 

 

科技保险发展研究报告(2023)(上)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

 

[摘 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保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助推力量。本报告从科技风险的交叉复杂性、广泛性、扩散性以及损失不确定性等特征入手,概述了科技保险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等不同阶段的功能和作用,然后结合我国科技保险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科技保险面临的挑战,最后基于对科技保险有关主体的分析和国际成熟保险市场的经验借鉴,指明了我国科技保险的发展趋势。总体来看,我国科技保险供给水平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承保范围逐步拓展,产品研发紧跟科技发展实践,各地为科技保险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但同时,科技保险对日益活跃的科技创新和日渐丰富的应用场景产生的结构复杂的交叉性风险的承保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需大幅提升,科技保险的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细化。着眼未来,仍需强化科技保险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科技保险产品供给、健全科技保险高标准服务体系、加强保险机构科技保险专业能力建设,以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过程风险保障,为科技活动主体提供全方位风险管理规划,为科技攻关项目提供一揽子风险解决方案。

[关键词]科技保险;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科技风险;风险管理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问题分析

 

王东、武睆

 

[摘 要]“制造业空心化”问题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甚至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摩擦的理由。实际上,美国的制造业没有“空心化”,本文从制造业GDP占比和产业转移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美国制造业GDP占比基本稳定在12% 左右,不存在明显的“空心化”现象;就业人数下降的原因不是“制造业空心化”问题,而是生产自动化水平提升的结果;“制造业空心化”实际上是美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美国主导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商业网络,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在产业转移的同时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中国企业必须实现的目标,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护中国企业的海外利益,也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重要途径。美国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过程中,出口信用保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国企业的海外经营提供了政治风险保障。这对于正在全球化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空心化;产业转移;出口信用保险

 

 

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段应元、杨汭华

 

[摘 要]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保险公司作为农业保险的市场主体,在构建我国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和建设农业强国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当前,我国很多保险机构虽然符合监管市场准入基本条件,但风险内控体系和经营管理能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保险机构如何从供给侧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在正常年景下实现“保本微利”,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监管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相关要求,通过分析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和薄弱环节,从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建立分支机构经营准入机制、严格业务管理分级授权、健全合规内控体系、建立专业培训体系、完善大灾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底线约束机制和严格考核问责八个方面,提出保险机构健全完善内控体系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思路,探讨农业保险经营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标准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保险机构;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内控体系;高质量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遴选模式优化研究

 

朱铭、王嘉启、宋淑婷、李嘉良

 

[摘 要]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工作是分配农业保险市场资源的关键举措。自2020年农业保险遴选政策出台以来,我国各地采取多种多样的遴选方式开展积极实践,结合地方发展实际不断完善遴选模式。通过政府遴选,各省市区域机构布局基本稳定,为农业保险市场的规范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遴选管理办法制定较为宏观,未对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定, 在实际执行中逐渐显露一些问题。在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保险遴选模式有待进一步细化。本文从遴选层级、遴选范围、遴选份额和服务期限等多方面,对我国各省市农业保险遴选模式进行全面梳理, 了解各地遴选模式的共性和差异,在总结实践中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国农业保险遴选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险市场;遴选模式;政策优化

 

 

数智治理:论AIGC场景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因应

 

徐开程

 

[摘 要]AIGC保险科技在赋能新一轮保险展业模式的同时带来了对保险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数据信息安全权等相应权益保护困境,这需要审视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治理体系并提出针对性的保险行业应对措施。第一,针对现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规范应对滞后问题,需立足立法论视角完善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体系,解决现行我国对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规范层次较低,法律层面对人工智能金融科技规范尚处空白的问题;第二,在保险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上,需要确立保险人在AIGC保险合同签订中的全流程说明义务,同时规范保险人对保险消费者数据信息搜集和使用路径;第三,在保险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保护上,一方面需要完善AIGC保险科技下保险人适当性义务和保险大模型算法的透明性治理,另一方面需建立强制性不公平格式条款识别大模型预训练;第四,在保险消费者数字权益保护上,需要落实AIGC保险平台的数字信息合规责任;第五,在完善保险消费者维权路径上,需要探索构建以智能化在线保险纠纷解决机制为代表的AIGC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

[关键词]AIGC;保险科技;数字正义;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试论责任保险中受害人直接请求权的法理基础

 

周玉华

 

[摘 要]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债权代位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到期债权,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传统民法债权代位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能够找到相应的适用情形,如责任保险中受害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指在责任保险中,因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第三人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直接请求保险人承担给付保险赔偿金的权利。运用债权代位理论可以较好地阐释直接请求权的法律属性,为解决实务难题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债权代位;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代位权;求偿权

 

 

上一篇:2024年第7辑目录

下一篇:欢迎订阅2024年度《保险研究》《保险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