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保险业发展与进一步金融开放——新开放格局下中国“入世”20周年检视与展望
许闲
[摘 要]202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20年前,保险业充当着金融行业“入世”的急先锋,率先开放。本文检视我国保险行业“入世”20年的发展成效,以上海外资保险业发展为切入点,针对在沪保险机构开展调研,厘清外资保险公司在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发展困境,探讨我国进一步金融开放市场端的政策诉求,并为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开放和外资保险公司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开放;“入世”20年;外资保险公司;保险国际化
我国保险集团化发展历史、逻辑与方向
董迎秋、王瑞涵、王虹珊
[摘 要]我国保险集团化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同频共振的,之前经历了分业经营实施、综合经营探索发展、综合经营规范发展三个演变阶段,目前进入了综合经营深化发展的第四阶段。保险集团化的变迁过程,是借鉴国际金融保险业发展经验和行业发展自主探索相结合的产物,是政策推动与市场驱动互动的结果。2021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1年第13号),标志着保险集团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未来,保险集团公司更应以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目标,回归保险本源,发挥自身优势,构建更加稳健可持续的集团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保险集团;发展逻辑;发展方向
开放、竞争、透明:实现我国第三支柱的高质量发展
卫新江
[摘 要]2021年5月,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发布,银保监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等陆续加快了酝酿养老第三支柱相关政策和试点的步伐。2021年职业年金“虚账做实”大大超出行业预期的现象也提醒人们:好的制度设计是促进养老金融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我国第三支柱顶层设计而言,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眼光、更长远的考量来制定相应的规则。在第三支柱确定采用账户制的前提下,监管部门应当采取更为开放的做法,确定这种账户就是居民的社保账户,而不是银行账户,这样对银行、保险、基金等第三支柱参与主体来说是最为公平的制度设计。未来各家第三支柱参与主体在投资收益率上竞争是提升第三支柱吸引力的核心所在。透明就是要做到严格的信息披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这是促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的日常保障。考虑到我国第三支柱起步较晚的现状,可以引入一些诸如鼓励将住房公积金、土地出让金、对中低收入者财政补贴等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支柱缴费制度,以实现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积累比较雄厚的财力,以促进第一、第二、第三支柱均衡发展。
[关键词]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缴费制度;均衡发展
启航第三支柱:试论消费养老保险在中国的推广
鲁蓓
[摘 要]本文基于中国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现状,提出全新的消费养老保险概念,对缴费、投资、支取和建立账户的国家监管和行业促进提出参考建议,并分析了在不同的消费扣费率情况下对个人和国家养老保障和长期资本的预测。本文认为,推动消费养老保险模式,让国民从青年阶段就开始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资金进行投入,是积极面对社会老龄化的有效举措,如果消费养老保险的设想能推广并取得成效,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示一种顺应互联网金融新时代的创新社会保障模式。
[关键词]第三支柱养老金;互联网金融;消费养老保险
养老第三支柱发展规律探寻——基于对多国私人养老金市场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
刘方涛、张蕊、邱明月、郭小楠
[摘 要]长寿时代来临,人民群众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承压,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迫在眉睫。本文共选取10个国家及地区,从私人养老金占比、养老金深度两个维度,对其私人养老金市场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五大发展共性和规律:第一,做大养老金总资产规模的前提,是发展出较发达的私人养老金市场;第二,做大养老金总资产规模,需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第三,做大私人养老金市场,需要有较为壮大的第二支柱作为支撑;第四,发达的私人养老金市场需要时间来积淀,很难一蹴而就;第五,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发达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国际私人养老金市场的发展共性和规律,寻找对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方向性启示。同时,基于国际经验、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现状以及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运营特点,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养老第三支柱;养老金资产规模;私人养老金占比;养老金深度
我国居民退休准备状况分析——基于《2021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的主要发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摘 要]为科学、系统地了解中国居民对退休生活的准备情况,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启动了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项目。调研发现,2021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上升至6.78,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居民对退休生活的愿景丰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居民预期的退休年龄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女性比男性更具有延迟退休倾向;居民对退休生活的信心在近三年来逐渐回升;居民退休生活的压力来源多样化,但身体健康状况是首要担忧;企业在医疗服务、财务建议等方面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退休准备帮助;居民预期的退休收入将主要依赖于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对第二支柱的重视不足;居民的金融素养表现不佳,且存在过度自信现象;青年群体对退休生活的信心和退休准备程度均有所不足;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居民减少了日常开支和动用储蓄账户,但并未影响居民为退休进行的长期储蓄及对退休生活的信心。基于调研得到的结果,本文建议:政府应推动完善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建设,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加强对国民的金融素养教育;企业应充分履行雇主责任,在医疗健康、财务规划等方面帮助员工开展退休准备;个人应尽早规划退休生活,提升金融素养,落实退休准备行动;商业保险机构应完善服务,实现产品创新,辅助做好第三支柱建设。
[关键词]退休准备;老龄化;延迟退休;金融素养
保险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刘文骥、谢天
[摘 要]近年来,保险与健康产业的融合成为趋势,保险产业的投资功能和支付功能有效推进了健康产业的整合升级,健康产业的服务能力助力保险产品创新发展,培育了保险公司差异化竞争能力。随着融合的持续深入,在新业务模式迭出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发展不均衡、融合异质性多、跨产业链融合不畅通及价值观塑造难度大等诸多问题。本文简析保险与健康产业融合的定义、形式和趋势,聚焦实践问题,结合国内外头部公司的发展经验,并借鉴产业经济学及产业融合理论,对保险与健康产业融合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究,从外部监管、(再)保险公司、健康产业链和行业价值观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助力跨界产业融合,积极拥抱大健康时代。
[关键词]产业融合;保险产业;健康服务;产业链
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分析
邵晓军、蒋伊石
[摘 要]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展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DRG是国家医保支付方式的重要改革。根据已实施DRG的国家的经验,DRG医保支付方式实施有利于医疗费用控制、医疗流程透明和效率提升;同时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数据,可供商业保险公司用于保险产品定价以及医疗服务行为的预测、评估和分析。但支付方式的改变也将影响医患双方的诊疗行为以及费用结算,进而对商业医疗保险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于商业医疗保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商业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参与国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DRG支付技术的数据和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医疗险的必须环节中。
[关键词]DRG支付方式;商业医疗保险;影响分析
农业保险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机理、要点及路径
张鹏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可提供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保障的农业保险,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认为,发挥农业保险功能作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一是发挥保险的正向激励作用;二是关注数字技术应用于“三农”领域的新型风险;三是协助增强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关系;四是与其他政策工具联动协同,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发展农产品保险、收入增进类保险、产业链条保险、农业新业态保险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业保险
ESG绿色保险行动——从承保开始
张福伟
[摘 要]气候变化背景下,全世界的保险人都在用环境、社会、治理(ESG)思想和方法重新审视自己,试图通过充分发挥保险优势,助力全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本文分析ESG保险现状,发现保险行业ESG绿色保险行动的痛点,阐述保险与ESG的天然互助关系,针对行业痛点提出开展ESG绿色保险行动的关键是从承保开始,建立专业的ESG绿色保险承保模型,还分析了世界首个E-6S保险与再保险承保模型,并呼吁保险同仁积极参与ESG绿色保险行动。
[关键词]ESG保险现状;ESG与保险关系;ESG承保模型
保险资金参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探索
方红伟、武晓春、宁广东、何心、中意资产项目团队
[摘 要]由于保险资金大量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则成为保险资金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尤其是在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后,这一风险趋于上升,然而市场可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却较为有限。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参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信用保护工具业务的通知》,允许保险资金在对冲风险的情况下参与投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和信用保护工具。在此背景下,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探索,首单业务于2021年7月正式落地,这也是保险资金的首单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交易,是在保证担保和抵押增信之外,保险资金规避信用风险、寻求投资资产增信渠道多元化的一种有益尝试。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信用保护;保险资金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