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气象服务赋能农业保险新质生产力探索
张香香、戴雪冰、杨洁
[摘 要]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维护粮食安全、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都发挥 着重要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业保险亟须提升新质生产力,以更有效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同时,农业生产深受自然因素影响,依赖气象服务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生产效率,但精准气象服务需要较高的投入成本,不适合所有农户,特别是小规模农户和经济条件有限的地区。将精准气象服务与农业保险结合,可以使农业生产风险减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旨在解决精准气象服务如何赋能农业保险的各业务环节的问题,以助力建设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功能和角色定位,从而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农业保险;精准气象服务;农业强国
保险助力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理论优势、关键问题与发展路径
王嘉启、张璞、李嘉良、朱铭
[摘 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举措,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质量是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功能效用的关键。近年来,针对高标准农田管护难点,不少省份积极试点高标准农田保险,在产品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为高标准农田及配套设施等提供经济补偿、风险保障、管护服务等,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当前高标准农田管护的几类典型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保险助力高标准农田管护的理论优势,在总结当前高标准农田保险试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政策支持不足、保险方案待改进、专业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完善保险工作机制、优化管护风控机制、提高农户参与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高标准农田;理论优势;关键问题;发展路径
巨灾债券市场发展与展望
刘刚健
[摘 要]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巨灾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再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持续扩张并呈现多元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趋势。本文首先对巨灾债券的核心运作机制、产生背景、发展阶段、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做法、市场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针对我国巨灾债券市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即采取制度筑基、顺势而为和科技赋能的策略,推动巨灾债券市场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巨灾债券;保险证券化;SPV;区块链;ESG
保险资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共进的路径探索
石静、张桐
[摘 要]在全球经济动荡的环境下,国内保险资金规模的持续增长与投资收益率的承压形成鲜明对比。在此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为保险资金配置带来新的契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力、高技术含量和快速发展潜力,加之政策的大力支持,为保险资金开辟增值的新领域。然而,新兴产业的“轻资产”特征和早期发展的不稳定性给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保险资金带来新的挑战。为寻求解决方案,本文探讨保险资金如何实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实施一二级市场联动策略,调动“投保协同”机制,提升投资质效,应对风险挑战,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关键词]保险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策略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探析
蔡卓
[摘 要]目前,政策推动下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的前景受到广泛关注,但实践中仍面临保费驱动下的价值错配、健康管理效果难量化、费用与责任范围受限等困境。本文认为,应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协同,推动健康险从“风险转移”转向“风险减量”,构建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长期价值生态:将预防性服务纳入保险理赔责任、推行医疗险保证续保机制、实行“前端直付+后端议价”支付模式、开发健康行为激励型产品,以及升级监管评价体系,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关键词]健康保险;健康管理;风险减量;保证续保;监管政策;支付模式
健全医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研究
张子健
[摘 要]随着医保基金支出的快速增长,基金运行压力逐步加大。在基金收入增长有限、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的情况下,探索医保基金保值增值途径,健全医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十分迫切。当前医保基金保值增值途径只有存款利息,而且《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要求基金收入户、支出户的活期存款实行优惠利率,资金量更大的专户存款执行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制约了医保基金进一步保值增值。本文立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结合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分析限制医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探索放开对医保基金利率限制、协商提高医保基金存款利率、推进医保基金投资运营、“阶梯 储蓄”等健全医保基金保障增值体系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医保基金;保值增值;存款利率;投资运营
船员养老保险的制度选择与参缴机制构建
曹艳春、高天璐
[摘 要]我国船员参加养老保险以二元路径为基本模式,存在强制参保缺位与险种不适配造成自由船员养老待遇结构性失衡、船员劳动的流动性和国际性导致缴费主体的制度性缺位、船员劳动的特殊性与缴费规则不适配等问题。“原路径说”与“专属制度说”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和现实情况,可在船员参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构建参缴机制,为船员提供参保“入口”。船员劳动与从属性劳动的对应关系为将船员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强制性参保范围扫清了法理障碍,应在劳动风险共担原则指引下确定缴费义务主体及其责任。为实现船员养老保险参缴机制的可持续性与可操作性,应以“平衡船员生存权和企业生存与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制定缴费规则。
[关键词]船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属性;参缴机制
船舶保险中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实践问题与完善路径
邱睿
[摘 要]本文聚焦船舶保险中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实践困境,以“新航2”案为分析样本,系统地揭示我国现行法律规制缺陷。《保险法》第十七条将说明义务机械地绑定于格式条款的免责内容,导致非格式条款中的专业术语(如风险分层条款)及续保场景的动态说明义务长期缺位。这种局限性加剧了保险人与投保人的信息不对称,司法实践中亦因过度依赖形式协商标准陷入“伪意思自治”困境。本文进一步指出现行制度存在三重矛盾:其一,格式条款认定标准僵化,仅以“重复使用”“未经协商”为要件,忽视缔约地位实质不平等的缺陷;其二,说明义务履行标准不明,电子化缔约中勾选确认、小字体声明等操作异化为“程序合规”,背离立法保护初衷;其三,条款解释与说明义务割裂,司法裁判依赖文义解释,忽略保险人缔约时的模糊表述责任。本文通过引入欧盟IDD第29条“定期审查义务”及域外分层披露经验,提出以“实质影响标准”重构说明义务触发机制、构建“基础信息—核心条款—免责条款”三级披露体系、建立续保动态说明规则等优化路径,旨在推动法律规则从形式合规转向实质公平,为完善海事保险风险共担机制提供制度参考。
[关键词]船舶保险;保险人说明义务;格式条款;IDD第29条;实质公平
我国保险法合理期待原则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下)
王思杰
[摘 要]我国保险法实务中对合理期待原则的适用结果常见“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对该原则的解读存在三种不同的内涵。其中,绝大部分案例中的解释并未忠实于原意。有关合理期待原则争议的本质是功能主义对形式主义传统的冲击。对合理期待原则的批判时常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但通过从“保 险产品责任”的角度重新理解合理期待原则后可以发现,合理期待原则实际上存在促进经济效率、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合理期待原则的适用位阶、前提、范围重新作出界定,改进该原则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合理期待原则;产品责任;附合合同解释;经济分析
职业责任保险领域涉诉问题研究
聂勇
[摘 要]职业责任保险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依法履职的“定心丸”,具有小众型、技能型及专业型等特征,有效分散特定职业履职风险。近年来,律师、医师、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等群体的职业责任保险诉讼案件频发,对职业责任保险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提供了探索的契机。本文基于职业责任保险典型判例的考察视角,梳理分析保险责任条款、过错条款、追溯期条款、首次提出索赔时间条款、损失认定条款、免责条款等争议点及疑难点,以诉辩观点及裁判观点“价值性、借鉴性”优化“保险条款、保险实务、保险应 诉”等操作规制。
[关键词]保险责任条款;过错条款;追溯期条款;首次提出索赔时间条款;损失认定条款;免责条款
2025年第二季度养老金融产品市场数据
闫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