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商业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探讨

 

马欣、戴鑫、匡绮蓉

 

[摘 要]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与人口发展对医疗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加快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基本医疗保险全民覆盖、“三医”联动改革提升基础保障的背景下,商业保险将填补医疗费用保障缺口,助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014—2024年,中国商业健康险增速达到20%,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但面临发展挑战。商业健康险行业应立足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定位,锚定民生痛点,以医疗数据驱动产品优化与风险定价升级,加强与基本医保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商业保险风险转移的核心功能;同时需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创新健康管理服务,实现从“事后赔付”向“全方位健康管理”的价值延伸,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

[关键词]医疗改革;商业健康险;健康管理

 

 

新西兰安宁疗护制度运行机制及其政策启示

 

刘璐、李馨月

 

[摘 要]在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 安宁疗护体系已成为衡量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本文系统梳理新西兰安宁疗护的历史沿革、制度架构与服务机制,从法律政策、筹资运行与文化适配等维度与北欧国家的安宁疗护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新西兰安宁疗护制度的实践路径与优势:新西兰通过“公助民办”的多元化筹资模式、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准入标准及富有文化敏感性的照护设计,在保障服务公平性的同时提升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对中国的政策启示,包括构建多元筹资机制、推动服务体系一体化、制定统一准入标准及强化文化适配,为我国安宁疗护制度由碎片化试点向系统性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筹资机制;准入标准

 

 

长期护理保险背景下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期望保障水平及缴费水平调查:以嘉兴市为例

 

于静波、白慧莹、王欣宁、王颖

 

[摘 要]为了解在长期护理保险背景下,居民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期望保障水平及缴费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提出建议, 2023年7—8月本文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嘉兴市1432名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期望给付形式为现金和实物结合给付;调查对象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进一步提高每月支付限额、提高报销比例、增加居家服务时长及频次三项保障内容的需求较大;需求最高的三项补充服务项目为医疗相关服务、日间综合服务及精神慰藉服务;期望缴费标准集中在100~400元/年;期望缴费方式及年限为一年一交、短期保障。本文建议应积极探索以现金和实物结合给付为主的多样化给付方式,提高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以需方特征为参考,实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费率差异化,并通过加强与其他险种的结合,缓解居民对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认同度低、保费负担重的问题。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水平;缴费水平

 

 

保险公司经营的社会医疗保险入账赔付率确定方法研究

 

唐明璐、肖冉、皇阳

 

[摘 要]在保险公司经营的社会医疗保险未决赔款准备金管理中,入账赔付率的确定十分关键。实务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将保单年预估风调后赔付率作为入账赔付率和将日历年已赚加权预估风调后赔付率作为入账赔付率。为了对比这两种方法的差异,本文首先构建核算单元的参数体系和指标体系,从理论上推导两种方法下年末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账面值和实际需要值;其次采用随机模拟法来模拟实务中的核算单元,即结合实务经验对参数体系中的各参数进行假设和随机赋值,根据实际入账过程计算模拟得到的核算单元两种方法下产生的未决账面值和实际需要未决;最后得出结论:将已赚加权预估风调后赔付率作为入账赔付率,比将保单年预估风调后赔付率作为入账赔付率具有更多理论和实务上的优势。但实务中可能出现:将保单年预估风调后赔付率作为入账赔付率的方法偏差与风调前赔付率预估偏差之间相互抵消,产生比将已赚加 权预估风调后赔付率作为入账赔付率更优的结果。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未决赔款准备金;入账赔付率;参数体系和指标体系;随机模拟法

 

 

商业保险助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研究

 

唐金成、王静文

 

[摘 要]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新兴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呈现出高科技、高效能及高质量等显著特征,也是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商业保险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中的助推作用,揭示了商业保险在风险管理、资金融通、技术创新激励等方面对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积极影响。本文论证了商业保险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总结了商业保险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探索经验,指出商业保险不仅能有效分散企业创新风险,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而且能通过资金优化配置,为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稳定支持。同时,商业保险的定制化服务有助于满足新质生产力多元、复杂的风险保障需求,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最后,本文提出了商业保险助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为政策制定者和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商业保险;新质生产力;风险管理;创新发展

 

 

农业巨灾模型现状及问题探究

 

王亚许、刘洋

 

[摘 要]由于农业天然具有弱质性,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因灾损失巨大,对农业保险造成严重冲击。如何科学地评估农业灾害损失、量化灾害风险尤其是巨灾风险,是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的关键,也是农业保险科学定价、产品创新、优化业务组合、大灾基金建立、风险减量管理的重要支撑。农业巨灾模型是农业灾害损失及风险量化的基础工具,目前,国内保险行业广泛应用国外农业巨灾模型,用于支撑农业保险业务及相关服务,拥有自主产权的中国农业巨灾模型存在空白。本文分析国内外巨灾模型及农业风险信息化平台建设情况,总结各产品及方法特点,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自主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巨灾模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巨灾模型;农业保险定价;风险减量

 

 

基于新能源汽车保险事故优化动力电池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设计建议

 

于洋

 

[摘 要]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与新能源车险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险投保难、费率高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车辆在内部结构、动力系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车辆的维修成本较高。为减少消费者的用车成本,更好地坚持保险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新能源车险在风险减量上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收集新能源汽车在保险事故后的损失情况与维修难点,总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方面的设计优缺点,为相关汽车制造企业提供建议,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池维修;耐撞性;维修经济性;维修成本

 

 

新会计准则下的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王小康

 

[摘 要]随着2025年底非上市公司新会计准则实施时间的临近,各家保险公司都在积极准备以迎接新准则的挑战。当下,恰逢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且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两者叠加,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资产配置策略基于会计分类的调整发生的重大改变,分析了新准则实施对中外大型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产生的影响,债权资产摊余成本(AC)类的占比大幅下降,权益资产配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FVTPL)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出现了分化。旧准则下无显著差异的账户管理策略将不适用,新准则需要与账户负债计量相匹配的清晰策略。新准则下的保险公司经营必须考虑资产负债的联动管理。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资产负债管理;利率风险;久期匹配;资产配置;分账户管理

 

 

小型财险公司投资管理研究探讨

 

景明

 

[摘 要]小型财险公司数量占行业总量的80%左右,但大部分小型财险公司承保端存在亏损,必须靠投资端弥补才能实现可持续盈利,因此,研究小型财险公司的投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小型财险公司投资管理的现状,指出目前存在投资资产规模增长缓慢、资产配置约束性强、投资收益率波动大、投资能力欠缺、风险合规管控难度高等问题,同时对某小型财险公司投资管理进行分析,从部门基础建设、风控体系建设、人才激励以及资产配置上提出几点建议,供行业参考。

[关键词]小型财险;投资管理;资产配置;体系建设

 

 

陕西省保险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2024)

 

陕西省保险学会和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

 

[摘 要]本次调查是陕西省保险学会自2012年以来面向全省进行的第七次保险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由陕西省保险学会与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开展。调查借助问卷星平台在线进行,覆盖陕西省全域,共回收有效问卷10289份。调查内容涵盖消费者对保险业满意度、保险购买渠道偏好、各类保险险种购买及满意度情况、保险纠纷解决方式等。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陕西省保险业总体满意度较高,2024年,“非常满意”的受访者占比为57.79%,较2022年提升3.72个百分点,线上购买保险比例大幅提升,健康险成为消费者首选。同时,不同性别、年龄、地区、职业及收入群体的保险满意度存在差异。此外,调查还揭示了人身险产品难以满足老年群体保险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车险理赔的速 度和透明度关注度高等问题。

[关键词]保险消费;满意度;陕西省;调查

 

 

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求偿的实现困境及中国因应

 

董北辰

 

[摘 要]海外投资保险的政策属性使其区别于一般商业保险,形成不同于一般商业保险的投资者、东道国与海外投资保险人之间的三方关系。海外投资保险人代位求偿过程包括代位权的取得和求偿权的行使。然而,保险人在求偿阶段面临困难,表现为东道国的责任归属困境以及东道国拒绝赔偿后的求偿争议解决困境。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首先,我国应重视保险代位制度在促进海外投资保险持续运作、保障我国海外投资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其次,保险人的风险理赔认定标准应尽可能与国际法规则趋同以避免东道国责任认定不一致问题;最后,我国应修订和更新代位权条款,明确求偿争议的解决路径,保障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求偿的实现。

[关键词]海外投资保险;政策性保险;代位求偿权;求偿争议解决

 

 

上一篇:欢迎订阅2025年度《保险研究》《保险理论与实践》